欢迎访问宝鸡钛谷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
今天是:

钢铁产业政策指要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08-08-05 | 浏览:2082 ]

近期将正式公布并实行的钢铁产业政策是我国第一部行业法律性指导文件,将对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对各个钢材产品的价格走势也产生具体的作用。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进口和消费国,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国际钢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现象,造成生产能力过剩,铁矿资源不足,布局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国家正在采取必要的,主要是经济和法律的办法加以调整,为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正在抓紧修订和完善钢铁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进一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钢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从各个方面得到的信息来分析,这次钢铁新政主要的政策影响在以下这三方面:

1) 确定投资进入门槛,实施市场准入机制

为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钢铁投资建设项目的最低条件暂定为:

(一)烧结机使用面积达到180平米以上、焦炉炭化室高度达到4.3米及以上,高炉容积达到1000立米及以上、转炉容积达到100吨及以上、电炉达到60吨及以上。

(二)高炉必须同步配套建设煤粉喷吹装置、炉前粉尘捕集装置,大型高炉要配置建设余压发电装置;焦炉必须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转炉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转炉煤气回收装置;电炉必须配套烟尘回收装置。

(三)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低于0.7吨标煤,吨钢耗新水低于6吨,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四)矿石、焦炭、供水、交通运输等外部条件要具备并落实。

对达不到上述条件的,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对按规定程序批准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按照上述条件积极进行调整。现有生产企业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装备水平逐步达到上述条件。

当前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和各地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项目,确有必要的必须经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准入条件充分论证和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审批。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项目化整为零、越权、违规审批钢铁项目,对违反规定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生产“地条钢”的,要依法严厉打击。要加强对外商投资方向的指导和引导。

分析:这是我国第一次详细的列出了行业进入的门槛,将改变我国钢铁行业生产“小,散,乱”的局面,进而提高钢铁行业生产集中度,增强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 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调控行业发展

从去年以来的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的结果表明,行政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频频出现,在行政手段调控下,往往产生一些很具争议性的事件,如去年的铁本事件,由于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各地政府和中央政府,有时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博奕,直接导致钢铁行业利益受损。在这次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也注意到了这点,直接运用信贷和土地审批等经济法律手段来控制行业发展方向和规模。

A,加强土地管理

新建、扩建(改建)钢铁企业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涉及占用农用地和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审批手续。

B,改进信贷管理

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强“窗口”指导;银监会要加强监管督促金融机构控制信贷风险;金融机构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信贷审核。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各项市场准入条件的钢铁企业和建设项目,要继续给予积极支持;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审批项目,一律不得贷款,己发生贷款的要采取适当方式予以纠正。

为抑制盲目投资和增加投资者对其投资行为承担必要的风险,国务院己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对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以及以上。

分析:国家首次明确以土地和贷款作为行业的调控工具实施具体调控,行政调控手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各地的钢铁行业调控标准将得到统一。

3)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这次国家制定的行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环境保护的概念,以往的钢铁行业是以高资源,高耗能为代价发展的,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将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行业发展之路。

A, 强化环境执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现有钢铁生产企业执行环保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环保总局要定期发布环保不达标钢铁生产企业名单。对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污总量指标的钢铁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在限期治理期间,按照达标排放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限产限排,限期治理不合格的要给予停产处理。对未按法定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在建的一律停建,投产的一律停产,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B,推进技术进步

继续推行高炉精料方针,提高高炉喷煤比;推广应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提高钢水质量和转炉作业效率;采用干熄焦、捣固焦、高炉余压发电、高效连铸、蓄热式加热炉等节能技术。跟踪开发国际冶金前沿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提高我国钢铁工业装备水平。钢铁工业要在低消耗、污染少、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有所突破。

分析:钢铁行业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近期配套出台的取消钢坯出口退税和降低钢材出口退税正是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